文章詳情

工程機械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需何突破

日期:2025-04-18 17:52
瀏覽次數:1774
摘要:

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征,立足我國國情和科技、產業基礎,我國已經明確的有七大領域: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

    混凝土攪拌機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指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wei) 基礎,對經濟社會(hui) 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chan) 業(ye) 。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力爭(zheng) 達到15%左右,明確將從(cong) 財稅金融等方麵出台一攬子政策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國民經濟的支柱產(chan) 業(ye) ,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國民經濟的先導產(chan) 業(ye) 。

    當前,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各界關(guan) 注的熱門話題。那麽(me) ,工程機械行業(ye) 作為(wei) 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有哪些特點?我國發展的實際狀況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麵臨(lin) 的障礙如何突破?

    我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整體(ti) 特點是發展速度較快,總體(ti) 占比很小,截止到去年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GDP的比例在4%左右。目前中國的裝備製造業(ye) 呈現“大而不強”的發展格局,尚不具備**世界發展新潮流的能力,麵對國際市場越來越嚴(yan) 峻形勢,發達國家領跑在前,發展中國家仍處於(yu) 追趕階段。

    據了解,美國在今年*新版的《國家**戰略》中提出,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生物技術、空間技術、納米技術等六個(g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歐盟在2009年出台了《2020智慧可持續包容增長戰略》,也明確了類似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日本在其《2020邁向光輝日本新增長戰略》中,也提出類似的產(chan) 業(ye) 發展重點和技術目標。

    隨著國際、國內(nei) 形勢的變化,顯然,我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麵臨(lin) 著很大挑戰。工程機械行業(ye) 作為(wei)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一支,近幾年發展迅猛,工程機械行業(ye) 市場也日漸成熟,企業(ye) 競爭(zheng) 的白熱化,促進了行業(ye) 不斷改革,但仍麵臨(lin) 著幾個(ge) 製約點,需要突破。

    首先,核心技術掌握不足,很多核心技術依賴國外,這是目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ye) ,特別是**裝備製造業(ye) 的發展遇到*大瓶頸。必須堅持自主**,走保護發展民族品牌的道路,在與(yu) 外資品牌的競爭(zheng) 中闖出屬於(yu) 自己的一片天地。其次,體(ti) 製機製需要改革,目前體(ti) 製很難適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探索新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方式,推動**裝備製造業(ye) 健康、快速發展。另外,市場的不暢也是我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製約點,這是有**製造業(ye) 的特點決(jue) 定的:一是產(chan) 品成本高,像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是常規火電的3—4倍;二是對服務設施要求高,比如新能源汽車如果沒有相應的充電設施,有了車也跑不起來;三是市場信任瓶頸,即國產(chan) 的新東(dong) 西出來後,消費者不信任。

    近日出台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e) “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推進中國工程機械產(chan) 業(ye) 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初步形成具有國際前沿水平的主機產(chan) 品、基礎技術、混凝土攪拌機、功能部件的研發與(yu) 製造體(ti) 係。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指出,中國裝備製造業(ye) 應著眼於(yu) 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由生產(chan) 型向服務型轉變、夯實產(chan) 業(ye) 基礎,解決(jue) 基礎零部件發展滯後問題、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提升自主**能力等。“由大到強”是我國**裝備製造業(ye) 發展所持理念,同時我國工程機械行業(ye) 隻有發揮集群效應和品牌效應,才能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的國際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