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國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的發展方向
1. 走技術引進、自主研發之路
考慮到企業(ye) 合作的風險和代價(jia) ,不難看出,真正意義(yi) 上的合作應該是更傾(qing) 向於(yu) 像“西安築路”在前期與(yu) 英國帕克(PARKER)公司,後期與(yu) 邊寧荷夫(Benninghoven)公司的合作方式; 南方路機曾吸收了意大利和韓國的製造技術; 徐工科技早期引進英國ACP公司技術,更新換代原有產(chan) 品,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國外同行之所以願意采用這種速效的合作方法,無非是看好中國道路工程建設市場的迅速發展,以及合作企業(ye) 的經營狀況、品牌影響力、銷售渠道和有一定的用戶群,既省去了建廠投產(chan) 、市場開發所需的巨大資金、又有效地利用了合作企業(ye) 的原有資源,是一條健康的發展之路。但是,國外企業(ye) 對合作廠家的條件相當苛刻,也就是說,國內(nei) 企業(ye) 能夠滿足合作條件的也為(wei) 數不多。大部分國內(nei) 企業(ye) 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術力量、經營業(ye) 績、銷售渠道和市場占有率,那麽(me) ,與(yu) 國外知名企業(ye) 坐下來商談技術引進,也將是非常尷尬的局麵。這條發展之路,願有條件、有信心、有膽識的企業(ye) 盡量為(wei) 之。
2走整合重組之路
麵對中國日漸看好的築機市場,國外知名廠商紛至遝來。內(nei) 有群雄割據,外有八國聯軍(jun) ,如果不及時調整好企業(ye) 出路,做好惡戰的準備,關(guan) 、停、並、轉的結局必將來臨(lin) 。從(cong) 中國道路工程行業(ye) 的複蘇到逐漸壯大,從(cong) 築機行業(ye) 的逐漸走強到雨後春筍般的遍地都是,相應的築機市場也將由前兩(liang) 年的無序發展和惡性價(jia) 格競爭(zheng) ,逐漸走向市場的理性化和規範化。同時麵對逐漸成熟的築機用戶、對強拌設備的盲目性認識和對國外產(chan) 品的盲目崇拜已經逐漸被打破,對強拌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嚴(yan) 格、越來越多樣化。小型企業(ye) 的發展所麵臨(lin) 的惡劣局麵在近期內(nei) 將更為(wei) 突顯出來,勢單力薄的個(ge) 別企業(ye) 、苦苦徘徊在訂單少、利潤低、產(chan) 品單一、技術力量薄弱的邊緣,應該及時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或者被具有良好規模效益、行業(ye) 結構、整體(ti) 贏利能力強的企業(ye) 整合重組,壯士斷臂,雖敗猶榮。
3強拌設備產(chan) 品結構發展方向
就強拌設備本身而言,國內(nei) 外品牌的差距主要體(ti) 現在3個(ge) 方麵:
(1) 品牌實力的差別。縱觀國外品牌,大部分企業(ye) 的產(chan) 品在結構上具有廣泛性、互補性、配套性。也就是說,其產(chan) 品的覆蓋麵比較廣,可以為(wei) 用戶提供一整套路麵施工的解決(jue) 方案。而很多國內(nei) 同行的產(chan) 業(ye) 機構相當狹窄,*少的隻有兩(liang) 三種產(chan) 品,而強拌設備又是一個(ge) 很專(zhuan) 業(ye) ,應用範圍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產(chan) 品,幾乎無法擴展和移植到其他相關(guan) 行業(ye) 領域。麵對多元化市場的需求,國內(nei) 企業(ye) 具有競爭(zheng) 實力的****。
(2) 技術含量的差別。國外企業(ye) 大多具有悠久的發展曆史,在國際市場上競爭(zheng) 的經驗和產(chan) 品技術水平普遍較高,其產(chan) 品的可靠性、穩定性、操控技術以及產(chan) 品差異化程度方麵,都超出國內(nei) 產(chan) 品,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國內(nei) 企業(ye) 強拌設備的關(guan) 鍵技術幾乎全部師承於(yu) 國外,普遍缺少核心技術,就**申請方麵,大多傾(qing) 向於(yu) 實用新型**,真正意義(yi) 上的**和發明幾乎沒有,這就是國外設備的售價(jia) 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3) 用戶群定位的差別。在國內(nei) 的市場,大中型道路施工單位在設備選擇上依舊傾(qing) 向於(yu) 國外品牌,主要出於(yu) 對產(chan) 品可靠性、功能方麵的要求比較高,惟恐國內(nei) 產(chan) 品無法保障。而中小型道路施工單位,多選購國內(nei) 品牌,主要考慮價(jia) 格低廉、配套件易采購、使用費用和維修費用低等方麵。而從(cong) 市場占有率方麵看,國內(nei) 市場強拌設備單台使用量近80%由國內(nei) 廠家提供,其餘(yu) 20%則來自國外。而生產(chan) 率在160t/h及以下的強拌設備,90%都來自國內(nei) ,生產(chan) 率在240t/h及以上的強拌設備中,國內(nei) 產(chan) 品在技術水平上還無法與(yu) 國外產(chan) 品相抗衡,占有率在25%左右,*多不超過30%。基於(yu) 這樣的市場格局,國內(nei) 企業(ye) 在強拌設備又將向何處發展呢?
綜上所述,國內(nei) 強拌設備的發展前景依舊看好,市場需求持續旺盛,築機生產(chan) 企業(ye) 的黃金期仍會(hui) 保持,但是強攪拌站設備的生產(chan) 企業(ye) 應有較強的危機感、保持對市場的敏銳觀察,緊跟國際產(chan) 品的技術發展,努力**,生產(chan) 出適銷對路的強拌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