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營產品:
水泥蝶閥,粉料蝶閥,氣動粉體蝶閥,WAM蝶閥,氣囊閥,撓性閥,AKO夾管閥,粉體蝶閥,粉體蝴蝶閥,箍斷閥,氣動水泥蝶閥,氣動管夾閥,氣動夾管閥,氣動粉塵蝶閥,氣動粉末蝶閥,夾管閥,擠壓閥,管囊閥,管夾閥,氣動耐磨蝶閥,耐磨蝶閥,粉體蝶閥,
文章詳情
做中國閥門衝向世界的領跑者
日期:2025-04-17 21:22
瀏覽次數:1101
摘要:
初見黃勝豐時,給人的**感覺就是此人很實在。他那神情中透視出“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裏”的堅毅與果敢,充分展示出一種躊躇滿誌的自信人生。他那嚴謹的思維,精辟的見解,著實令人折服。這種不一般的成熟和睿智,難以置信他就是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並在改革開放時期迅速成長起來的實實在在辦企業的優良青年企業家、新一代風雲浙商。在以他為“船長”的帶領下,伯特利辟波斬浪奮然遠航,企業從創建之初到現在,僅僅隻用了10年時間,便使當年這隻“小帆船”搖身一變成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航母”,從“甌江時代”駛向“東海時代”,2008年綜合實力排名溫州市泵閥行業首位,躋身“溫州市納稅百強企業”,也是溫州地區**一家進入百強榜的閥門企業。2008年12月26日,他親赴北京捧回由國內工商聯授予的“改革開放30年中國*具成長性民營企業”大獎,在中國閥門行業獲此殊榮的隻此一家,為“中國泵閥之鄉”又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業內人士紛紛揣測伯特利定有深藏不露的“武林秘笈”,其實秘笈就深藏在黃勝豐的骨子深處——企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動力源來自於他**遠矚的戰略思維,來自於他始終堅守的做強做大做活企業的深謀遠慮,更來自於與國際閥業巨頭一決雌雄做“狼”成“虎”的孜孜以求。
“一定要創一個響當當的行業品牌”
溫州,浙江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中國民營經濟的發祥地。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依靠“敢為人先、民本和諧”的城市精神和“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的溫州人精神,走在了改革開放的*前沿。
1988年,年僅18歲的黃勝豐秉承溫州人特有的“敢闖敢冒”的精神,懷揣著希翼與夢想,毅然投身於商海。幾年的商海沉浮,礪煉出他堅韌而敏捷的商業頭腦,培養了他善於捕捉商機,敢於超前思維,勇於大膽探索的不屈不撓的性格,也為他掘得了創業征途中的**桶金。
剛開始的幾年中,他單槍匹馬闖蕩上海灘,在上海山西路租了一個門麵,從事五金機械產品的銷售。後來他在闖市場的過程中發現相比較之下做閥門生意錢更好賺一些。於是他當機立斷,做出人生的**個大膽抉擇,一心一意專做閥門生意。
但是後來的情況卻超出了他的想象——大約1990年後的近兩年時間,溫州的閥門因為製作工藝簡單,技術含量低,大多貼牌生產,品質較差,真正擁有自己牌子的可謂鳳毛麟角。以至後來,溫州產的閥門在市場上出現滯銷。
眼看生意越來越難做了,黃勝豐深知問題的症結之所在,質量“瓶頸”問題不解決,溫州閥門就很難有生存的市場。“不創立一個叫得響的行業品牌,就不可能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思前想後,他又果斷做出了人生征程上的**個抉擇——不做銷售而去直接創辦實業,恒心創品牌。
初戰告捷,他不滿足於“螺絲殼裏做道場”
1998年,剛剛踏進28歲門檻的黃勝豐初試鋒芒在溫州“啟航”,開始了他的創業之旅,創辦了浙江伯特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那個時候,溫州閥門競爭日趨激烈,要想脫穎而出殺開一條血路,談何容易。
但黃勝豐又是何等的精明,一向善於在縫隙中尋求商機的他為自己的企業找到“導航儀”。他另辟蹊徑以鍛鋼閥門為切入點,在溫州閥門企業中**家開發出小口徑閘閥、截止閥、止回閥等鍛鋼係列,實現了API602鍛鋼閥專業生產。由於他一開始就把質量當作企業的生命線來維護,視質量如生命,對產品設計、工藝工裝、產品試製和測試一整套流程嚴格把關,當年下來,這個隻有20多名工人的小廠,就創造產值就高達幾百萬元。
在初戰告捷後,黃勝豐並沒有駐足停留,他不滿足於“螺絲殼裏作道場”,而是把眼光投向遠方,溫州人特有的百折不撓的幹勁、韌勁和闖勁在他身上得到****的發揮。他很快意識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誰有先進的技術,誰有過硬的質量,誰能不斷開發新產品,誰就能在競爭中奪得先機,率先發展。兩、三年後,他又連續上馬鑄鋼產品,實現鍛鋼、鑄鋼“兩條腿”走路,企業漸漸駛入加快發展的“快車道”。
他為自己的企業定下了發展的**目標,要做就做行業標杆,不鳴則己,一鳴驚人。思路決定出路,定位決定地位。他打算用*短的時間,用*快的速度,以**的裝備造就實力伯特利,以**的技術造就魅力伯特利,以**的產品造就品牌伯特利,以**的服務造就特色伯特利。事實上,伯特利也正是遵循著他的思路一路走來,科學發展漸入佳境,贏得陣陣喝彩。
“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經過前期的階段性發展,企業破繭成蝶的時機悄然而至。2004年,搬進了新的工業園區,從此擁有了強勢崛起的基礎。隨後,他組建了無區域的伯特利閥門集團,設立了鍛製閥門、鑄造閥門、特種閥門三大生產中心。
他認為,自主**是企業的根本動力。為了創業之初的矢誌追求,黃勝豐從嚴治企,開始了質量、管理、技術、人才、市場等一係列的**。
黃勝豐清楚地知道:“企業要想持速發展,必須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必須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他決定每年將銷售額的5%作為科研經費,並強化**激勵機製,對科研人員按一定比例予以重獎。近幾年來,企業用於科研方麵的投入高達3500多萬元,令他欣慰的是,這筆錢沒白花。經評估測算,企業科研投入產出比為1:10以上,毋須多言,數字就是*好的詮釋。他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雙高”產品為企業研發的主攻方向,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體係,為把企業做強做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為提升產品品質,他投資近500萬元,聯合浙江省泵閥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溫州特種設備檢測中心,建起了浙南地區*大的無損探傷實驗室,形成了國內**的閥門檢測能力;投入巨資購進了******的數控加工中心,引進氦質譜檢漏儀、直讀式光譜分析儀、O型圈抗爆實驗台、閥門彎曲實驗台、有限元分析等對閥門進行性能測試,建立了三維立體模擬製造實驗係統,有力地保證了新產品開發的質量和速度。
在企業管理上,他**管理體製機製,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堅持技術**與管理**並舉,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打造行業品牌與振興民族製造業並行的發展理念,**實行重激勵、硬約束、嚴考核的績效管理。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2004年,他通過**的機製,組建屬於自己的市場銷售團隊,通過產品到市場、市場到客戶的轉變,成功決戰終端,在群雄逐鹿的國內營銷市場穩穩紮下了根;此外,堅持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同時抓,把企業發展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跳出了受人鉗製的境地,在國內30多個省設立了銷售網點;並把銷售的觸角延伸到海外,在巴西、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設立了4個銷售分公司,成為中國閥門走向世界的積極探索者。
隨後,企業又開始將產業鏈向上下遊延伸,投入7100萬元在麗水投資興建國內**的鑄(鍛)造基地;向下遊,成立吉爾瑪執行器公司研發閥門驅動裝置。2005年成功研發出全焊接球閥係列,這是繼美國卡麥隆CAMERON等公司之後,國內頭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焊接埋地管線球閥;2006年重點開發電動執行器,現在該企業旗下的吉爾瑪執行器將日益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2007年開發出世界上壓力等級*高、規格*大的24”—2500LB鍛鋼球閥,其技術達到國際**水平,產品附加值高,每台售價在100萬元以上,該產品己經成功應用於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石油儲氣站;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1月,在巴基斯坦國家石油公司輸油管線主幹線的招投標上,伯特利的全焊接球閥產品在有德國、美國等知名閥門企業參與競爭的情況下脫穎而出,從而拿到了該石油公司工程的7台42”---900LB總額達200多萬美元的訂單,為中國閥門界贏得了尊嚴和驕傲;2008年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項目——4500LB超高壓鍛鋼截止閥,可為企業增加2000萬元以上產值,為企業帶來了“黃金”效益。今年,企業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己將三維注脂密封蝶閥和HH4型管線止回閥研發等定為科技計劃項目。
黃勝豐把國家政策對閥門行業發展的影響吃個通透,響應“重大裝備國產化”號召,打好國家堅持“以國代進”這張牌,下大氣力在“高、精、尖”以及高效節能環保技術上作足文章。由於不斷堅持自主**,實現了由“藍領”到“白領”的蛻變。近年來,伯特利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己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電力、冶金、造船等方麵。目前,伯特利己形成溫州總部生產、上海研發、麗水鑄造三大基地,擁有11家分公司,從業人員達1000多人。2008年實現年產值4.29億元,利稅總額超過4500萬元,企業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機械製造500強,“BTL”品牌在行業中首獲“******”、“國家**產品”。如今的伯特利,以我為主的科技**、以人為本的內部管理、內涵豐富的企業文化、跨越發展的經濟形態己初步凸顯。
“我們要率領溫州閥門產業‘突圍’,作民族工業走向世界的積極探索者”
事不避難,知事不難。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黃勝豐用戰略家的超前眼光向政府提出閥門特色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提升的可具體意見,建議政府出台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政企聯動攻艱克難,保穩促調。他率先提出實行“強弱聯合”的發展理念,提議大小企業之間實行優勢互補,加快實施“1+N”模式,該建議後被政府采納並加以推廣。時下,他正在蘊釀著2009年整合、改造、提升市場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的方案,考慮聯合兼並一些小的閥門加工企業,發展協作廠,深謀遠慮夯實基礎,內外兼顧化危為機,為做強做大做活企業而厚積薄發。
“企業將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強管理,加強研發,通過持續**,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確保未來3—5年內研發出符合國家政策的節能減排的高科技新產品,使中國閥門在與國外先進閥門製造業競爭中占有較強優勢。”說完這些,他從容地站起身,回首輕輕地撥了撥立於辦公室中央楠木製作的精致地球儀,地球儀上標注的國家和地區無不躍入他的視野。
黃勝豐堅持超前謀劃,對市場和競爭對手加以慎密分析,進行前瞻性的科學預測,牢牢把握企業發展的主動權,在國際舞台上縱橫開闔,每一次開疆拓土做到有膽有識,有戰略、有戰術、有套路,靈活運用“組合拳”,持續不斷推進企業**跨越,在產業“突圍”之路上一路領跑。
這些年來,國外閥業巨頭紛紛在中國搶灘登陸,處處緊逼民族工業,自己家門口的市場常常受到國外閥門企業的威脅。作為民族工業的領軍人物的黃勝豐來說,此時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他看到美國沃茨(Watts)、丹佛斯(Danfoss)、德國KSB公司等國際閥門寡頭分別在國內並購我們的民族工業。為了中國民族工業能與“狼”共舞同台競技,也能象外國企業一樣成功“走出去”並且走得更遠,他**深入分析外企在華戰略,知己知彼,要在世界競爭的大格局中謀求鼎立。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保穩促調,國家投入4萬億元拉動內需,國家有關部門也表態,在重大裝備工程上多用民族工業品牌替代進口,以支持民族工業的發展。黃勝豐從國家一係列政策中敏銳地嗅到其中的巨大商機,想方設法與美國GE、荷蘭殼牌等世界巨頭開展合作,使之成為長期戰略合作夥伴。眾所周知,美國的休斯頓被譽為“世界能源之都”,休斯頓人為之感到無比自豪。這些年,在黃勝豐心裏,一個發展遠景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中——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他暗暗發誓:“作為領軍企業的伯特利,要勇於探索,不斷實踐,敢於突破,始終走在前列,作民族工業走向世界的積極探索者和開路先鋒,為溫州民營企業實現產業‘突圍’順利走出去‘護航’,為把溫州閥門產業整體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為把溫州打造為聞名遐邇的全球‘閥門之都’而釋放自身的能量。”
立春後的溫州乍暖還寒。伯特利閥門集團董事長辦公室裏,黃勝豐踱著沉穩的步子緩緩走到窗前,鎮定地揮一揮手徐徐掀開猩紅色巨幅落地窗簾。窗外,雨後初霽,遠山含黛,山迢迢水長長,長路帶碧接天遠,甌江如練天接水,別是一番天地。
有人說,比海洋更遼闊是天空,比天空更遼闊的是人的胸懷。帷幕開啟,在假想的現代化商戰模擬格鬥場,一場誰主沉浮的較量即將開始。
業內人士紛紛揣測伯特利定有深藏不露的“武林秘笈”,其實秘笈就深藏在黃勝豐的骨子深處——企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動力源來自於他**遠矚的戰略思維,來自於他始終堅守的做強做大做活企業的深謀遠慮,更來自於與國際閥業巨頭一決雌雄做“狼”成“虎”的孜孜以求。
“一定要創一個響當當的行業品牌”
溫州,浙江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中國民營經濟的發祥地。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依靠“敢為人先、民本和諧”的城市精神和“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的溫州人精神,走在了改革開放的*前沿。
1988年,年僅18歲的黃勝豐秉承溫州人特有的“敢闖敢冒”的精神,懷揣著希翼與夢想,毅然投身於商海。幾年的商海沉浮,礪煉出他堅韌而敏捷的商業頭腦,培養了他善於捕捉商機,敢於超前思維,勇於大膽探索的不屈不撓的性格,也為他掘得了創業征途中的**桶金。
剛開始的幾年中,他單槍匹馬闖蕩上海灘,在上海山西路租了一個門麵,從事五金機械產品的銷售。後來他在闖市場的過程中發現相比較之下做閥門生意錢更好賺一些。於是他當機立斷,做出人生的**個大膽抉擇,一心一意專做閥門生意。
但是後來的情況卻超出了他的想象——大約1990年後的近兩年時間,溫州的閥門因為製作工藝簡單,技術含量低,大多貼牌生產,品質較差,真正擁有自己牌子的可謂鳳毛麟角。以至後來,溫州產的閥門在市場上出現滯銷。
眼看生意越來越難做了,黃勝豐深知問題的症結之所在,質量“瓶頸”問題不解決,溫州閥門就很難有生存的市場。“不創立一個叫得響的行業品牌,就不可能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思前想後,他又果斷做出了人生征程上的**個抉擇——不做銷售而去直接創辦實業,恒心創品牌。
初戰告捷,他不滿足於“螺絲殼裏做道場”
1998年,剛剛踏進28歲門檻的黃勝豐初試鋒芒在溫州“啟航”,開始了他的創業之旅,創辦了浙江伯特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那個時候,溫州閥門競爭日趨激烈,要想脫穎而出殺開一條血路,談何容易。
但黃勝豐又是何等的精明,一向善於在縫隙中尋求商機的他為自己的企業找到“導航儀”。他另辟蹊徑以鍛鋼閥門為切入點,在溫州閥門企業中**家開發出小口徑閘閥、截止閥、止回閥等鍛鋼係列,實現了API602鍛鋼閥專業生產。由於他一開始就把質量當作企業的生命線來維護,視質量如生命,對產品設計、工藝工裝、產品試製和測試一整套流程嚴格把關,當年下來,這個隻有20多名工人的小廠,就創造產值就高達幾百萬元。
在初戰告捷後,黃勝豐並沒有駐足停留,他不滿足於“螺絲殼裏作道場”,而是把眼光投向遠方,溫州人特有的百折不撓的幹勁、韌勁和闖勁在他身上得到****的發揮。他很快意識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誰有先進的技術,誰有過硬的質量,誰能不斷開發新產品,誰就能在競爭中奪得先機,率先發展。兩、三年後,他又連續上馬鑄鋼產品,實現鍛鋼、鑄鋼“兩條腿”走路,企業漸漸駛入加快發展的“快車道”。
他為自己的企業定下了發展的**目標,要做就做行業標杆,不鳴則己,一鳴驚人。思路決定出路,定位決定地位。他打算用*短的時間,用*快的速度,以**的裝備造就實力伯特利,以**的技術造就魅力伯特利,以**的產品造就品牌伯特利,以**的服務造就特色伯特利。事實上,伯特利也正是遵循著他的思路一路走來,科學發展漸入佳境,贏得陣陣喝彩。
“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經過前期的階段性發展,企業破繭成蝶的時機悄然而至。2004年,搬進了新的工業園區,從此擁有了強勢崛起的基礎。隨後,他組建了無區域的伯特利閥門集團,設立了鍛製閥門、鑄造閥門、特種閥門三大生產中心。
他認為,自主**是企業的根本動力。為了創業之初的矢誌追求,黃勝豐從嚴治企,開始了質量、管理、技術、人才、市場等一係列的**。
黃勝豐清楚地知道:“企業要想持速發展,必須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必須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他決定每年將銷售額的5%作為科研經費,並強化**激勵機製,對科研人員按一定比例予以重獎。近幾年來,企業用於科研方麵的投入高達3500多萬元,令他欣慰的是,這筆錢沒白花。經評估測算,企業科研投入產出比為1:10以上,毋須多言,數字就是*好的詮釋。他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雙高”產品為企業研發的主攻方向,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體係,為把企業做強做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為提升產品品質,他投資近500萬元,聯合浙江省泵閥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溫州特種設備檢測中心,建起了浙南地區*大的無損探傷實驗室,形成了國內**的閥門檢測能力;投入巨資購進了******的數控加工中心,引進氦質譜檢漏儀、直讀式光譜分析儀、O型圈抗爆實驗台、閥門彎曲實驗台、有限元分析等對閥門進行性能測試,建立了三維立體模擬製造實驗係統,有力地保證了新產品開發的質量和速度。
在企業管理上,他**管理體製機製,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堅持技術**與管理**並舉,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打造行業品牌與振興民族製造業並行的發展理念,**實行重激勵、硬約束、嚴考核的績效管理。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2004年,他通過**的機製,組建屬於自己的市場銷售團隊,通過產品到市場、市場到客戶的轉變,成功決戰終端,在群雄逐鹿的國內營銷市場穩穩紮下了根;此外,堅持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同時抓,把企業發展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跳出了受人鉗製的境地,在國內30多個省設立了銷售網點;並把銷售的觸角延伸到海外,在巴西、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設立了4個銷售分公司,成為中國閥門走向世界的積極探索者。
隨後,企業又開始將產業鏈向上下遊延伸,投入7100萬元在麗水投資興建國內**的鑄(鍛)造基地;向下遊,成立吉爾瑪執行器公司研發閥門驅動裝置。2005年成功研發出全焊接球閥係列,這是繼美國卡麥隆CAMERON等公司之後,國內頭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焊接埋地管線球閥;2006年重點開發電動執行器,現在該企業旗下的吉爾瑪執行器將日益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2007年開發出世界上壓力等級*高、規格*大的24”—2500LB鍛鋼球閥,其技術達到國際**水平,產品附加值高,每台售價在100萬元以上,該產品己經成功應用於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石油儲氣站;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1月,在巴基斯坦國家石油公司輸油管線主幹線的招投標上,伯特利的全焊接球閥產品在有德國、美國等知名閥門企業參與競爭的情況下脫穎而出,從而拿到了該石油公司工程的7台42”---900LB總額達200多萬美元的訂單,為中國閥門界贏得了尊嚴和驕傲;2008年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項目——4500LB超高壓鍛鋼截止閥,可為企業增加2000萬元以上產值,為企業帶來了“黃金”效益。今年,企業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己將三維注脂密封蝶閥和HH4型管線止回閥研發等定為科技計劃項目。
黃勝豐把國家政策對閥門行業發展的影響吃個通透,響應“重大裝備國產化”號召,打好國家堅持“以國代進”這張牌,下大氣力在“高、精、尖”以及高效節能環保技術上作足文章。由於不斷堅持自主**,實現了由“藍領”到“白領”的蛻變。近年來,伯特利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己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電力、冶金、造船等方麵。目前,伯特利己形成溫州總部生產、上海研發、麗水鑄造三大基地,擁有11家分公司,從業人員達1000多人。2008年實現年產值4.29億元,利稅總額超過4500萬元,企業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機械製造500強,“BTL”品牌在行業中首獲“******”、“國家**產品”。如今的伯特利,以我為主的科技**、以人為本的內部管理、內涵豐富的企業文化、跨越發展的經濟形態己初步凸顯。
“我們要率領溫州閥門產業‘突圍’,作民族工業走向世界的積極探索者”
事不避難,知事不難。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黃勝豐用戰略家的超前眼光向政府提出閥門特色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提升的可具體意見,建議政府出台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政企聯動攻艱克難,保穩促調。他率先提出實行“強弱聯合”的發展理念,提議大小企業之間實行優勢互補,加快實施“1+N”模式,該建議後被政府采納並加以推廣。時下,他正在蘊釀著2009年整合、改造、提升市場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的方案,考慮聯合兼並一些小的閥門加工企業,發展協作廠,深謀遠慮夯實基礎,內外兼顧化危為機,為做強做大做活企業而厚積薄發。
“企業將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強管理,加強研發,通過持續**,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確保未來3—5年內研發出符合國家政策的節能減排的高科技新產品,使中國閥門在與國外先進閥門製造業競爭中占有較強優勢。”說完這些,他從容地站起身,回首輕輕地撥了撥立於辦公室中央楠木製作的精致地球儀,地球儀上標注的國家和地區無不躍入他的視野。
黃勝豐堅持超前謀劃,對市場和競爭對手加以慎密分析,進行前瞻性的科學預測,牢牢把握企業發展的主動權,在國際舞台上縱橫開闔,每一次開疆拓土做到有膽有識,有戰略、有戰術、有套路,靈活運用“組合拳”,持續不斷推進企業**跨越,在產業“突圍”之路上一路領跑。
這些年來,國外閥業巨頭紛紛在中國搶灘登陸,處處緊逼民族工業,自己家門口的市場常常受到國外閥門企業的威脅。作為民族工業的領軍人物的黃勝豐來說,此時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他看到美國沃茨(Watts)、丹佛斯(Danfoss)、德國KSB公司等國際閥門寡頭分別在國內並購我們的民族工業。為了中國民族工業能與“狼”共舞同台競技,也能象外國企業一樣成功“走出去”並且走得更遠,他**深入分析外企在華戰略,知己知彼,要在世界競爭的大格局中謀求鼎立。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保穩促調,國家投入4萬億元拉動內需,國家有關部門也表態,在重大裝備工程上多用民族工業品牌替代進口,以支持民族工業的發展。黃勝豐從國家一係列政策中敏銳地嗅到其中的巨大商機,想方設法與美國GE、荷蘭殼牌等世界巨頭開展合作,使之成為長期戰略合作夥伴。眾所周知,美國的休斯頓被譽為“世界能源之都”,休斯頓人為之感到無比自豪。這些年,在黃勝豐心裏,一個發展遠景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中——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他暗暗發誓:“作為領軍企業的伯特利,要勇於探索,不斷實踐,敢於突破,始終走在前列,作民族工業走向世界的積極探索者和開路先鋒,為溫州民營企業實現產業‘突圍’順利走出去‘護航’,為把溫州閥門產業整體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為把溫州打造為聞名遐邇的全球‘閥門之都’而釋放自身的能量。”
立春後的溫州乍暖還寒。伯特利閥門集團董事長辦公室裏,黃勝豐踱著沉穩的步子緩緩走到窗前,鎮定地揮一揮手徐徐掀開猩紅色巨幅落地窗簾。窗外,雨後初霽,遠山含黛,山迢迢水長長,長路帶碧接天遠,甌江如練天接水,別是一番天地。
有人說,比海洋更遼闊是天空,比天空更遼闊的是人的胸懷。帷幕開啟,在假想的現代化商戰模擬格鬥場,一場誰主沉浮的較量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