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情

從大慶油田和大慶石化看石油節能減排

日期:2025-04-18 00:31
瀏覽次數:1214
摘要:
距離我國*大油田大慶油田不遠的地方,是紮龍***自然保護區,全世界15種鶴類中有6種棲息在這裏,這裏蘊藏著豐富的黑色黃金——石油,曾一度被認為是勘探開發的良區。 
    然而,紮龍沒有因為石油而再度為人們所認識,大慶油田果斷否決了這一項目。現在,紮龍依舊是丹頂鶴之鄉,仙鶴在這塊世界有名濕地安然棲息。這一切都源自節能減排的推進,源自中國石油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 
    節能減排:**不是權宜之計 
    中國石油曾經長期以油氣高產穩產為中心發展思路。以大慶油田為例,截至2007年年底,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19.5億噸,占我國同期陸上原油總產量的40%。 
    然而,隨著油田遞減規律的顯現,這個老油田綜合含水超過90%,所生產的100噸原油中有90噸是水,這意味著同樣生產1噸原油,所消耗的電能、天然氣、水資源以及占用的土地比以前高出好幾倍。 
    “大慶石化是一個‘博物館式’的老企業,”大慶石化公司黨委書記鄭懷義這樣評價這個40多年的老企業。“許多老設備還能夠良好運轉,但從能源資源消耗的角度來說,又存在設計不合理和大量浪費的情況。” 
    大慶油田的境況在中國石油有著相當大的普遍性,其對節能減排的認識也有著廣泛的代表性。 
    大慶油田公司總經理王玉普介紹,大慶油田在“十五”期間節能減排投入就達到60億元,也是國內“十一五”初期就開展節能減排專項規劃的少數企業之一。大慶石化提出到2010年年底,年用能、用水、汙水排放總量分別降低25%的奮鬥目標,高於國家標準5個百分點。 
    大慶油田還開展過一場“貢獻觀”的大討論。當前與長遠、產量與效益、產能與節能、增長與環境的辯證關係一一展開。“為國家生產原油是貢獻,為國家節約能源和減少排放也是貢獻”,這被大慶油田稱為新型貢獻觀。 
    2006年至今,中國石油已累計實現節能量376萬噸標準煤,節水1.586億立方米,僅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十一五”計劃的56.7%和62.2%,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穩步提高。 
    現在,大慶油田已把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清潔節約型增長方式,確定為推進百年油田戰略的根本途徑。
    管理挖潛:不付成本的巨大收獲 
    大慶采油二廠節能減排示範區是大慶油田專門設立的14個綜合節能示範區之一。 
    2007年,示範區開展了“皮帶鬆緊及盤根鬆緊度的優化”等精細管理活動。發現抽油機井皮帶的鬆緊度影響係統效率0.4至2個百分點,影響消耗功率0.3至1千瓦,而盤根過緊影響係統效率1到2個百分點,影響消耗功率0.5至2千瓦。為提高機器設備運轉效率,示範區調整皮帶、盤根鬆緊度共397井次。沒有花一分錢,示範區僅通過調整皮帶、盤根鬆緊度、改變油井參數等管理措施,就使得平均單井日耗電下降11.43千瓦小時,日節電5453.24千瓦小時。 
    2006年至今,中國石油在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卻使能源消耗總量得到有效控製,並實現新鮮水用量連續6年負增長,取得這些成績靠的正是****強化管理,靠的正是巨大的節能管理網絡以及有效的激勵約束機製。現在,不僅集團下屬各企業成立了節能減排領導小組,二級單位甚至部分基層小隊也成立了以正職為組長的節能組織機構,管理網絡一直延伸至基層。 
    與此相對應,中國石油將“十一五”節能任務分解給各所屬重點企業,並與企業主要負責人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節能目標被****分解。 
    為確保落實用能、用水、汙水排放總量分別降低25%的節能目標,大慶石化提出“管業務的必須管節能”,並把用能用水排汙納入關鍵業績考核,直接與單位***業績和全員獎金掛鉤,考核權重高達30%。僅兩年時間,大慶石化用能、用水和排汙總量就分別降低了8%、15.4%和24.4%。 
    在逐步深化這一認識的基礎上,大慶油田誕生了立體化節能管理模式。將油氣生產的全過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和地麵工程”納入到統一的節能管理範疇。大慶石化則依據自身的運轉係統,統一考慮上下遊裝置,將焦化柴油改進每年120萬噸加氫裂化裝置,催化輕柴油走非加氫精製,縮短加工流程,僅此一項就使其煉油廠整體能耗降低2個百分點,年創效2000萬元。 
    技術節能:不計投入的**性舉措 
    如何在增加產量的同時減少生產占地和各種能源資源消耗、降低環境汙染,是中國石油追逐的目標。“少井高產”的水平井是適應節約發展、清潔發展的一種新技術。自2006年起,中國石油加大了水平井推廣力度,當年完井522口,單井產量為同類直井的3至5倍。 
    廢水是大慶石化廢物排放的主體部分,每小時排放量約2850噸。大慶石化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僅汙水深度處理回用一項,就減少企業70%的汙水。 
    對於技術**的**性作用,大慶石化公司總經理楊繼鋼認為,“技術**是提高生產力的關鍵所在,也是實現節能減排的根本性舉措。” 
    基於這個認識,對於節能減排新技術,中國石油可謂“不計投入”。 
    為大幅提高節能減排整體技術水平,自2006年起,中國石油安排200多億元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用於重點節能節水和減排項目的實施。各地區公司在節能減排方麵的投入同樣保持著很大力度。 
    這種“不計投入”也是建立在科學的分析決策上的。比如,大慶油田的《節能減排技術投資決策信息表》是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表中詳細列出了技術項目的投資額、節能能力、效益和投資回收期,保障企業效益*大化。 
    2007年,中國石油還完成了對主要耗能用水設備、清潔工藝和節能環保技術的調查評估工作,提出了**批節能減排成熟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目錄。 
    在大慶油田,引入成熟適用的技術已經成為其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抓手,大慶油田設下三關引入技術:嚴格篩選,緊密跟蹤,優選淘汰,每年新技術新產品淘汰率高達50%。 
    指著大慶采油二廠示範區的兩個加熱爐,操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兩個爐子以前是紅火,火苗一點;現在是藍火,火苗一整片。燃燒效率明顯提高了。”這是大慶油田更換節能高效火嘴的效果。 
    大慶油田還注重自主**和集成配套,研發的螺杆泵舉升技術應用後平均泵效提高20%,相關產品已經銷往國外;大慶年平均地溫零下13.7攝氏度,低溫集輸技術一改以往原油加熱後集輸的方式,2006年已應用油井2.6萬口,年節電1.66億千瓦小時,節氣1.49億立方米,減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數十噸。 
    大慶石化黨委書記鄭懷義說:“對於老煉化企業,大慶石化要節能1%都非常困難。” 
    2007年,大慶石化資助研發的凝聚節能新技術順利通過驗收並正式應用於生產,今後,每生產一噸順丁橡膠可節約溶劑油10.8千克,節約蒸汽1噸,減少後處理尾氣排放50%。2008年,企業又申報節能節水項目11個,應用新技術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