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源故障
(1)空壓機故障有:止逆閥損壞,活塞環磨損嚴重,進氣閥片損壞和空氣過濾器堵塞等。
若要判斷止逆閥是否損壞,隻需在空壓機自動停機十幾秒後,將電源關掉,用手盤動大膠帶輪,如果能較輕鬆地轉動一周,則表明止逆閥未損壞;反之,止逆閥已損壞;另外,也可從自動壓力開關下麵的排氣口的排氣情況來進行判斷,一般在空壓機自動停機後應在十幾秒左右後就停止排氣,如果一直在排氣直至空壓機再次啟動時才停止,則說明止逆閥已損壞,須更換。
當空壓機的壓力上升緩慢並伴有串油現象時,表明空壓機的活塞環已嚴重磨損,應及時更換。
當進氣閥片損壞或空氣過濾器堵塞時,也會使空壓機的壓力上升緩慢(但沒有串油現象)。檢查時,可將手掌放至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上,如果有熱氣向外頂,則說明進氣閥處已損壞,須更換;如果吸力較小,一般是空氣過濾器較髒所致,應清洗或更換過濾器。
(2)減壓閥的故障有:壓力調不高,或壓力上升緩慢等。
壓力調不高,往往是因調壓彈簧斷裂或膜片破裂而造成的,必須換新;壓力上升緩慢,一般是因過濾網被堵塞引起的,應拆下清洗。
(3)管路故障有:
管路接頭處泄漏,軟管破裂,冷凝水聚集等。
管路接頭泄漏和軟管破裂時可從聲音上來判斷漏氣的部位,應及時修補或更換;若管路中聚積有冷凝水時,應及時排掉,特點是在北方的冬季冷凝水易結冰而堵塞氣路。
(4)壓縮空氣處理組件(三聯體)的故障有:油水分離器故障,調壓閥和油霧器故障。
油水分離器的故障中又分為,濾芯堵塞、破損,排汙閥的運動部件動件不靈活等情況。工作中要經常清洗濾芯,除去排汙器內的油汙和雜質。
調壓閥的故障與上述“(2)減壓閥的故障”相同。
油霧器的故障現象有:不滴油、油杯底部沉積有水分、油杯口的密封圈損壞等。當油霧器不滴油時,應檢查進氣口的氣流量是否低於起霧流量,是否漏氣,油量調節針閥是否堵塞等;如果油杯底部沉積了水分,應及時排除;當密封圈損壞時,應及時更換。
2.氣動執行元件(氣缸)故障
由於氣缸裝配不當和長期使用,氣動執行元件(氣缸)易發生內、外泄漏,輸出力不足和動作不平穩,緩衝效果**,活塞杆和缸蓋損壞等故障現象。
(1)氣缸出現內、外泄漏,一般是因活塞杆安裝偏心,潤滑油供應不足,密封圈和密封環磨損或損壞,氣缸內有雜質及活塞杆有傷痕等造成的。所以,當氣缸出現內、外泄漏時,應重新調整活塞杆的中心,以保證活塞杆與缸筒的同軸度;須經常檢查油霧器工作是否可靠,以保證執行元件潤滑良好;當密封圈和密封環出現磨損或損環時,須及時更換;若氣缸內存在雜質,應及時**;活塞杆上有傷痕時,應換新。
(2)氣缸的輸出力不足和動作不平穩,一般是因活塞或活塞杆被卡住、潤滑**、供氣量不足,或缸內有冷凝水和雜質等原因造成的。對此,應調整活塞杆的中心;檢查油霧器的工作是否可靠;供氣管路是否被堵塞。當氣缸內存有冷凝水和雜質時,應及時**。
(3)氣缸的緩衝效果**,一般是因緩衝密封圈磨損或調節螺釘損壞所致。此時,應更換密封圈和調節螺釘。
(4)氣缸的活塞杆和缸蓋損壞,一般是因活塞杆安裝偏心或緩衝機構不起作用而造成的。對此,應調整活塞杆的中心位置;更換緩衝密封圈或調節螺釘。
3.伟德1946bv故障
伟德1946bv的故障有:閥不能換向或換向動作緩慢,氣體泄漏,電磁先導閥有故障等。
(1)伟德1946bv不能換向或換向動作緩慢,一般是因潤滑**、彈簧被卡住或損壞、油汙或雜質卡住滑動部分等原因引起的。對此,應先檢查油霧器的工作是否正常;潤滑油的粘度是否合適。必要時,應更換潤滑油,清洗伟德1946bv的滑動部分,或更換彈簧和伟德1946bv。
(2)伟德1946bv經長時間使用後易出現閥芯密封圈磨損、閥杆和閥座損傷的現象,導致閥內氣體泄漏,閥的動作緩慢或不能正常換向等故障。此時,應更換密封圈、閥杆和閥座,或將伟德1946bv換新。
(3)若電磁先導閥的進、排氣孔被油泥等雜物堵塞,封閉不嚴,活動鐵芯被卡死,電路有故障等,均可導致伟德1946bv不能正常換向。對前3種情況應清洗先導閥及活動鐵芯上的油泥和雜質。而電路故障一般又分為控製電路故障和電磁線圈故障兩類。在檢查電路故障前,應先將伟德1946bv的手動旋鈕轉動幾下,看伟德1946bv在額定的氣壓下是否能正常換向,若能正常換向,則是電路有故障。檢查時,可用儀表測量電磁線圈的電壓,看是否達到了額定電壓,如果電壓過低,應進一步檢查控製電路中的電源和相關聯的行程開關電路。如果在額定電壓下伟德1946bv不能正常換向,則應檢查電磁線圈的接頭(插頭)是否鬆動或接觸不實。方法是,拔下插頭,測量線圈的阻值(一般應在幾百
歐姆至幾千歐姆之間),如果阻值太大或太小,說明電磁線圈已損壞,應更換。
4.氣動輔助元件故障
氣動輸助元件的故障主要有:油霧器故障,自動排汙器故障,消聲器故障等。
(1)油霧器的故障有:調節針的調節量太小油路堵塞,管路漏氣等都會使液態油滴不能霧化。對此,應及時處理堵塞和漏氣的地方,調整滴油量,使其達到5滴/min左右。正常使用時,油杯內的油麵要保持在上、下限範圍之內。對油杯底都沉積的水分,應及時排除。